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15/6/2

談中國銅爐文化的發展

談中國銅爐文化的發展------轉載


中國銅器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的的青銅時代。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銅的冶鑄業達到了高峰。在當時的亞洲大陸上,商周的青銅冶煉業所產生的青銅藝術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古代青銅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靈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當時,尚未出現香爐,只有燒碳用的燎爐,即今日之火盆。一直到了漢晉時期才有了焚香用的香爐,用以薰香。
     
香爐,對華人來說是最熟悉不過了,它不但是佛寺中的宗教法物,也是華人家庭必備的家庭供具。中華名族悠久歷史文化,據古籍記載:古人常以焚香、木熏居室除臭穢,讀書彈琴也喜歡先焚燒一爐香,來清淨雜念而使精神集中。重視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來,華人都拜天地神氏,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而在祭拜儀式中,香爐是不可缺少的。

印度民族也有熏香的傳統,古代婆羅門教就有焚香的習慣,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很快就融進中華文化,香爐就進入佛教的殿堂。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後,與本土文化發生關係,逐漸改變了自己的面貌,含有中國傳統元素的佛教,儒、佛、道三位一體成為華夏的主流。魏晉時代人們以老莊解釋佛教,東晉以後佛學又與玄學趨於合流,深為士大夫們所欣賞。

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獨立地位連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響一併如日中天,特別是禪宗初期達摩東渡來華,中華禪寺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風,作為祭祀利器的香爐已被普遍使用。
     
魏晉時期使用的銅爐,比較普遍的是博山爐。民間傳說是西王母贈與黃帝以為神交之品,其後正式在漢太子宮流通使用,其造型上有蓋,蓋高而尖,雕琢成山形,山形重疊,其間有飛禽走獸,像徵山東海上仙山——博山。博山終年有霧,其山形如爐蓋之形故名。博山爐體呈半球形,爐下有底座。有的遍體飾雲氣花紋,有的鎏金或金銀錯。當爐腹內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

漢代人使用博山爐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因為迷信鬼神,燒香祈禱以達神明;二是古人席地而居,燃香草可以潔室除濕,怡人心脾;三是達官貴人有熏衣染被的習慣,用從國外輸入的蕙草熏香衣被,以顯示華貴。
     
自漢代以後,博山爐愈加精緻。到了隋唐時,香品已相當普遍,並融入日常生活中,香料大量進口,焚香風氣更為熾盛。而香爐的應用也愈行廣泛,花樣翻新,造型多姿多彩。
     
進入明代宣德年間後,銅爐鑄造工藝已相當精良。當時,海內升平,國力強盛,宣德皇帝點檢內府藏品時感歎古代留下的銅器太少,便有了增添銅器的想法。當時,正好暹羅國進貢了幾萬斤風磨銅,於是宣德皇帝命人用其造香爐,同時還摻進三十多種金、銀等貴重礦物,並於大明宣德三年鑄成香爐,史稱宣德爐

宣德爐冶煉十分講究,一般銅器只經過四煉,而宣德爐的銅要經過十二次之多,由於宣德爐製作精細、款式古雅、銅制精粹、白煉良金、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淡淡穆穆、玉豪金栗、隱躍膚裏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瑩映徹,非他物可比擬。宣德所制香爐共計五千餘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故宣德爐名揚天下。四百年來,至今不衰。
     
宣德以後,歷朝均有宣德爐仿造,也有私家製作。其中,以北鑄(京師);南鑄(金陵);蘇鑄(蘇州)最富盛名,為海內世人所珍藏。
     
明代萬曆年間,蘇州銅匠胡四鑄彝鼎等器能仿古,與舊鑄莫辯
     
萬曆、天啟年間,蘇州蔡文甫仿古銅器被稱為蘇鑄
     
清代乾隆時,由於宮廷的提倡,青銅器收藏和研究,在當時學界形成了風氣,一些富有的身居高位的學者,如端方、潘祖蔭、吳大瀲等人多方搜羅出土的青銅器,編錄青銅器著作數百餘種,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已遠遠超過了宋代。這大大刺激了當時的古玩業。於是,青銅的作偽之風也開始熾烈起來。

由於對青銅器需求的增加,作偽成了專門行業。自乾、嘉開始,特別是同治、光緒以後,金石學家普遍重視文字,青銅器的銘文成為品評一件青銅器價值的極為重要的因素。當時,山東濰坊,陝西西安,河南洛陽都是偽造青銅器的主要基地。但是,蘇鑄仿古銅器仍是最為著名的。當然仿古銅爐也是最有名的。
     
如今,仿古銅器技藝已被列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我們當努力繼承我國的銅爐傳統文化,傳承蘇鑄經典,大膽創新,再接再厲,為蘇鑄銅爐再創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