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15/9/16

絲綢之路與漢代香料的輸入------轉載

絲綢之路與漢代香料的輸入------轉載

來源:《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6 作者:石雲濤

內容提要: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漢代從域外輸入了香料,並移植了某些芳香植物,如胡椒、龍腦香、迷迭香、乳香、安息香、蘇合香、沉香、丁香等。

漢代香料有的從西北陸路傳入,也有從海上絲路傳入。絲綢之路的開拓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以有組織、有規模地展開,各種香料的輸入是絲綢之路上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迅速發展的重要表現。

漢代從域外輸入的器物產品和香料品類豐富了漢代社會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對漢代社會產生了潛在的重要影響。


這些絲綢之路上的舶來品推動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物質成果和精神產品的互通有無,促進人類相互間的認知和不同文明的互動。

正文
香料的產地多在域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漢代從域外輸入了香料,並移植了某些芳香植物,如胡椒、龍腦香、迷迭香、乳香、安息香、蘇合香、沉香、丁香等。這些香料不僅豐富了漢代以來中國上流階層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也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不同香料傳入時間和傳播途徑均有差異,需要通過對文獻材料和考古發現研究分析,方可確切瞭解沿絲綢之路而來的諸多香料如何促進了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溝通。
  
一、漢代香料的輸入及其用途
  
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闢為域外香料的輸入提供了條件。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材料可知,漢代時香料有的經陸上絲路從西域傳入,也有的經過海上交通從南方海外傳入。
  
古代傳說中有西域香料傳入漢代中國的記載。相傳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記載,西海中有聚窟洲,洲上有大山名神鳥山,“多大樹,與楓木相類,而花葉香聞數百里,名為返魂樹。……伐其木根心,於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餳狀,令可丸之,名曰驚精香,或名之為震靈丸,或名之為反生香,或名之為震檀香,或名之為人鳥精,或名之為卻死香,一種六名。斯靈物也,香氣聞數百里,死者在地,聞香氣乃卻活,不復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驗”

西海在古代文獻中是個模糊概念,具體所指各有不同,但西海在西域卻是廣泛的共識。同書又記載:“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氏國王遣使獻香四兩,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國所有,以付外庫。”據說,“神香起起夭殘之死疾”,“後元元年,長安城內病者數百,亡者大半。帝試取月氏神香燒之於城內,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氣經三月不歇”[1]277-278

月氏西遷中亞,是漢武帝反擊匈奴前聽聞的史實;征和三年(西元前90)的故事發生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後,說明這個故事是以漢通西域為背景產生的。

這些傳說雖不免有誇張成分,但故事的產生應該是以西域傳入香料的史實為根據的。
  
晉人張華《博物志·異產》記載:“漢武帝時,弱水西國有人乘毛車以渡弱水來獻香者。帝謂是常香,非中國之所乏,不禮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輿聞,並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與棗相似。帝不悅,以付外庫。後長安中大疫,宮中皆疫病。帝不舉樂,西使乞見,請燒所貢香一枚,以辟疫氣。帝不得已聽之,宮中病者登日並差。長安中百里咸聞香氣,芳積九月餘日,香由不歇。帝乃厚禮發遣餞送。

一說,漢制獻香不滿斤不得受。西使臨去,乃發香氣如大豆者,拭著宮門,香氣聞長安數十裏,經數日乃歇。”[2]25-26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弱水象徵極西且遙遠的河流。張星烺先生說:“《博物志》此節記事,與上方所錄《十洲記》聚窟洲之卻死香,大同小異。

聚窟洲與鳳麟洲皆在西海之中,鳳麟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鳳麟洲既已承認為指歐洲地域而言,則《博物志》此節之弱水西國,亦必指歐洲而言也。”[3]22其地域所指未必如先生如此坐實,大抵指中國以西的遠方國家。
  
正史書上也有關於西域產香和傳入中國的記載。《東觀漢記·李恂傳》記載:“為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寶,諸國侍子及督使賈胡數遺恂奴婢、宛馬、金銀、香、罽之屬。一無所受。”[4]730

《後漢書·李恂傳》有同樣記載,李賢注引《袁山松書》曰:“西域出諸香、石蜜。”[5]1684

南朝時範曄《和香方》序雲:“甘松、蘇合、安息、郁金、柰多、和羅之屬,並被珍於外國,無取於中土。”[6]1821

魏晉時人魚豢《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物產,有“一微木、二蘇合、狄提、迷迷(當為‘迭’)、兜納、白附子、熏陸、郁金、芸膠、熏草木十二種香”[7]861。大秦是古代中國人對羅馬帝國的稱呼。
  
香料還經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南方沿海地區,進而傳入中原。西元前204-西元前203年,趙佗建立南越國,考古發掘資料說明南越已有從海外輸入香料和燃香的習俗。

中國原本沒有燃香的習俗,燃香和燃熏的香料從海上絲路傳入。南越王墓中曾出土五件四連體銅熏爐,爐體由四個互不連通的小盒組成,可以燃燒四種不同的香料[8]

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都說明,熏爐首先見於廣州南越王墓,除銅制外,亦有陶制,應是南越國的發明。熏爐的普遍存在,說明熏香已經成為南越國貴族統治階層的生活習尚。

1955年,在廣州華僑新村西漢墓出土四件釉陶熏爐,其中一件似豆形,圜底,唇沿內斂成子口,與蓋吻合。通高17.2釐米,腹徑11.2釐米,蓋面隆圓,作幾何圖形鏤空,頂有鳥形鈕飾;器身如豆,器腹處有四個對稱排列的圓形小氣孔[9]475

燃熏的香料主要產於東南亞地區,這就透露出南越國與海外方國早有貿易往來的資訊。

中國古代的熏香爐式樣有南北之分,北方中原流行博山式熏爐。博山香爐又稱博山香熏、博山熏爐等,是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器具。

漢代劉向《香爐銘》描寫這種器具:“嘉此正器,塹岩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銘盤。中有蘭綺,朱火青煙。”[10]386

李尤《熏爐銘》雲:“上似蓬萊,吐氣委迤,化白為煙。”[10]386

從時間上看,南越蓋豆式熏爐在先,中原博山式熏爐在後,說明香料和熏香習俗由海外輸入路線是先至番禺(今廣州地區),後傳至中原。

據統計廣州地區漢墓出土物中,發現熏香爐多達200餘件。當時的香料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廣州與東南亞地區的交往頻繁。
  
漢武帝平南越之後,漢朝與東南亞、南亞地區有了直接交往。海外香料通過南方沿海地區轉輸中原地區。

漢代人已經知道古代印度是香料產地,《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天竺國“有細布、好毾、諸香、石蜜、胡椒、姜、黑鹽。

和帝時,數遣使貢獻,後西域反叛,乃絕。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頻從日南徼外來獻”[5]2921

這說明天竺諸香先是經西域傳入,後西域因戰亂造成陸上絲綢之路交通的阻礙,才轉由海路輸入。

漢代時內地至交阯任職的官員往往貪贓納賄獲得南海的珍奇香料,攜之以歸。他們又用這種域外珍品賄賂權貴,以求升遷。

《後漢書·賈琮傳》記載:“舊交阯土多珍產,明璣、翠羽、犀、象、瑇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前後刺史率多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賂,財計盈給,輒複求見遷代。”[5]1111其中有“異香”,即來自海外的香料。
  
用香是上層貴族奢侈生活的表現。從用途上看,香料可分為熏燃之香、懸佩之香、塗傅之香和醫用之香。

西漢時內地已有用香的記載,司馬相如《美人賦》寫他赴梁國途中,朝發溱洧,暮宿上宮,“排其戶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黻帳高張”;“寢具既設,服玩珍奇;金鉔熏香,黻帳低垂”[11]97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一記載,漢成帝皇后趙飛燕住昭陽殿,有綠熊席,“其中雜熏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12]303

漢代用香的記載更多見於東漢時期。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郎有女侍史二人,“皆選端正,從直女侍執香爐燒熏從入台護衣”[13]143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記載,東漢靈帝在西園建裸遊館,盛夏與宮人游此,“宮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靚妝,解其上衣,惟著內服。或共裸浴,西域所獻茵墀香,煮以為湯,宮人以之浴浣。使以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12]722

漢末曹操提倡節儉,其《內誡令》雲:“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熏香。後諸女配國家,因此得香燒。吾不好燒香,恨不遂初禁令,複禁不得燒香,其以香藏衣著身亦不得。”[14]642此外,曹操還曾以香料作為禮品贈送蜀相諸葛亮。

因為香是名貴之物,得之不易,曹操在《遺令》中也特別囑咐:“余香可分與夫人,不命祭。”[15]1068

漢末士燮任交州刺史,“兄弟並為列郡,雄長一州,車騎滿道,胡人夾轂焚香者常有數千”[14]639

秦嘉的《重報妻書》則透露出香從西域傳入的資訊和香的用途[16]

另外,漢末樂府長詩《焦仲卿妻》中,劉蘭芝自言用具:“紅羅覆鬥帳,四角垂香囊。”[17]1035

漢末詩人繁欽《定情詩》雲:“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18]40這些例子說明香囊既掛在室內,又佩戴身上。

二、胡椒的傳播及其文化意義
  
漢代從域外傳入的香料中以胡椒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最大。胡椒是多年生常綠攀援藤本植物,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又稱蒟醬、蓽茇。蓽茇是胡椒的一種。蒟醬也是一種胡椒品種。

西晉嵇含《南方草木狀》雲:“蒟醬,蓽茇也。生於番國者,大而紫,謂之蓽茇;生於番禺者,小而青,謂之蒟焉;可以為食,故謂之醬焉。交阯、九真人家多種蔓生。”“胡椒”的“胡”表明這種植物或其果實來自域外,“椒”是香料植物及其果實的通稱,主要屬於花椒屬植物。

胡椒原產于波斯、阿拉伯、非洲、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區,從海路和西北絲路傳入中國,我國南方地區有栽培。
  
“大而紫”的胡椒系從“番國”移植而來,那麼“番國”指何國呢?胡椒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于蔭蔽的樹林中,主要產於馬來西亞、印尼、印度南部、泰國、越南等地,古代傳入中國的胡椒來自南亞、東南亞。

據美國漢學家勞費爾考證,印度是胡椒的原產地。在印度,胡椒自史前時代便被用作香料。中國古代文獻中有時把它列入薩珊時代的波斯產品中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引蘇恭曰:“蓽茇生波斯國,叢生,莖葉似蒟醬。其子緊細,味辛烈於蒟醬。胡人將來,入食味用也。”[19]380西方學者也有人說胡椒從波斯的錫刺甫運到世界各地。勞費爾指出:“胡椒必是從印度移植到波斯的……在新波斯語裏胡椒叫做pilpil(filfilfulful的阿拉伯語化),來自梵語的pippalī[20]200胡椒的來源也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注。

J.Innes Miller寫到,雖然胡椒也生長于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但它最主要的來源是在印度,特別是在馬拉巴爾海岸地區,也就是現今的喀拉拉邦[21]

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記載南印度阿吒厘國:“出胡椒樹,樹葉若蜀椒也。”[22]907

晚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認為胡椒產于古印度摩伽陀國,呼為“昧履支”[23]179

張星烺先生說:“蓽茇,梵語pippalī譯音,今代英文曰Pepper,德文曰pfeffer,即胡椒也。蓽茇原產印度,以後移植波斯……嵇含,晉時人,已詳記之。故蓽茇之名,似先由印度傳來也。”[3]168-169
  
胡椒又指胡椒科植物的果實,即胡椒椒粒。作為香料的胡椒椒粒,西漢時也傳入中國,被用於宮室裝飾,以椒和泥塗牆壁,取其溫暖、芳香、多子之義。

漢未央宮有溫室殿,“武帝建,冬處之溫暖也”。據《西京雜記》記載,溫室殿“以椒塗壁,被之文繡,香桂為柱”[24]144

漢代開始把後宮稱為椒房,或椒室、椒屋。西漢未央宮皇后所居殿名稱椒房,椒房殿亦稱椒室。漢時椒房殿有兩處,一在長樂宮,東漢班固《西都賦》雲:“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後妃之室。”[11]313

李善注引《三輔黃圖》雲:“長樂宮有椒房殿。”[25]5此殿在高帝劉邦時為皇后的殿室。另一處在未央宮。《漢書·車千秋傳》記載漢武帝曾講到“未央椒房”。顏師古注雲:“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26]2885椒房是皇后居處,因此被冊封皇后又稱為“入椒房”。上官安求蓋長公主說情立其女為昭帝皇后,意在求得“在朝有椒房之重”[26]398。後來“椒房”往往用作皇后的代稱。
  
胡椒是古代印度大量出產的著名香料,不僅傳入我國,也和中國的絲綢一樣,遠銷歐洲。

從印度洋向東至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和經紅海至地中海的海上通道因此又稱“香料之路”,這是一條溝通亞、非、歐三大陸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

胡椒的移植、貿易和擴散是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對中國絲綢和印度胡椒的追求是歐洲人東方貿易的重要動力。

西元1世紀時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Pline L'Ancien)感歎羅馬“每年至少有一億枚羅馬銀幣被印度、賽裏斯國以及阿拉伯半島奪走”[27]12。羅馬流往印度的銀幣主要用來支付香料的費用。

印度是羅馬東方貿易的中轉站,也是漢代海外貿易的重要地區,東漢末年羅馬人最早來到中國同樣是通過海上交通實現的。此後,胡椒在西方世界歷史進程中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9世紀時,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購買東南亞諸島所產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轉銷歐洲,獲得了豐厚利潤。

15世紀,歐洲人發現海上新航路,葡萄牙人、荷蘭人先後侵入香料產地,將大批香料運入歐洲市場。J.Innes Miller認為,中世紀結束前的歐洲、中東與北非市場上的胡椒都出自印度馬拉巴爾地區。

16世紀,胡椒開始在馬達加斯加島、巽他群島,以及馬來西亞與東南亞的其他地區進行栽培,但這些地區種植的胡椒大多用於與中國的貿易,或者用於滿足當地的需求。馬拉巴爾地區的港口是遠東地區香料貿易在印度洋的中轉港。

胡椒因其特殊功用成為歐洲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與其他珍貴的商品一起成為促使歐洲人尋找印度新航線並建立殖民地的原因之一。在尋找新航線的過程中,歐洲人發現並殖民了美洲。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胡椒和遠東地區的其他商品一起激發了歐洲人東方貿易的渴望,開創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三、漢代傳入的其他香料品類
  
漢代傳入中國的香料有哪些?文獻上往往籠統記載為“香”,而不言具體品種。歷史上傳入中國的香料品種很多,但大多見於後世的記載。

有學者認為:“三國以後,中國自西南海上諸國運入者,以香料為大宗,而漢代未之見也。”他認為這是因為香料輸入與佛教有極深之關係,佛教傳入前中國對香料之需要不太大[28]102。該觀點認為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香料需求量更大,有合理的論證。但若據此以為“漢代未之見”,則不免過於絕對。

根據現有歷史文獻的梳理和考古發掘材料的分析,可知漢代已有一些可以考知具體品類的香料輸入。
  
龍腦香是由龍腦樹樹幹析出的白色晶體,具有類似樟腦的香氣,原產于東南亞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等地。

《史記·貨殖列傳》提到:“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瑇瑁、果布之湊。”

《史記集解》引韋昭曰:“果謂龍眼、離支之屬。布,葛布。”南洋史專家韓槐准認為韋昭的解釋是錯誤的,“果布”二字不應斷開,應為馬來語龍腦Kapur的對音。準確地說,馬來語對龍腦香的全稱應為“果布婆律”(Kapar Barus),《梁書·諸夷傳》載有“狼牙修國,在南海中”,物產有“婆律香”等。“婆律”為馬來語龍腦香下半部分Barus的音譯,“果布”Kapur為“果布婆律”的上半部分,兩種說法都是指龍腦香[29]

《酉陽雜俎·木篇》雲:“龍腦香樹出婆利國,婆利呼為‘固不婆律’。亦出波斯國。”[23]177婆利國在今印尼,具體地點不詳,有巴厘島、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諸說。

從考古發現的材料來看,廣州南越國時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銅熏爐腹內常有灰燼或炭粒狀香料殘存,廣西羅泊灣二號漢墓出土的銅熏爐“內盛兩塊白色橢圓形粉末塊狀物”[30],研究者認為可能屬龍腦或沉香之類的樹脂香料殘留物。
  
迷迭香是一種具有清香氣息的香花,在溫暖的微風及炎熱太陽下會釋放出香氣,原產於南歐、北非、南亞、西亞等地,並引種於暖溫帶地區。

《魏略·西戎傳》所記載大秦出十二種香中便有“迷迭”[7]861

晉郭義恭《廣志》雲:“迷迭出西海中。”[31]1163迷迭至遲漢末時已經移植中國。

曹丕《迷迭賦》序雲:“余種迷迭於庭之中,嘉其揚條吐香,馥有令芳,乃為之賦。”賦中有雲:“越萬里而來征。”[32]1394

曹植《迷迭香賦》中寫道:“播西都之麗草兮,應青春而凝暉……芳莫秋之幽蘭兮,麗昆侖之芝英。”[33]139-140

王粲《迷迭賦》雲:“受中和之正氣兮,承陰陽之靈休。揚豐馨於西裔兮,布和種於中州。”[32]1395

他們都強調其來自遠方異域,而且來自西方。陳琳、應場等皆有同題之作,都熱情洋溢地讚美迷迭的枝幹花葉之優美及其芳香之酷烈[32]1395
  
丁香,即丁香屬,又稱紫丁香屬植物,又指丁香屬植物樹上的花蕾,又名丁子香,原產于南亞、東南亞及馬達加斯加,引種於熱帶地區。

在中國古代文獻上又稱為雞舌香,這種雞舌香漢代時已傳入中國。應劭《漢官儀》記載:“桓帝侍中刁存,年老口臭,上出雞舌香與含之。”[14]644

實際上刁存並非特例,漢代尚書郎上殿,“握蘭含香,趨走丹墀奏事”乃常規。“尚書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塗壁,其邊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黃門侍郎對揖跪受。”[13]143

這種香曾被曹操當作禮物送給蜀相諸葛亮,雲:“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34]112三國孫吳康泰《吳時外國傳》雲:“五馬洲出雞舌香。”[14]644五馬洲又稱馬五洲,在今印尼,具體地處不詳,可能在巴厘島[35]167
  
乳香,別名“熏陸”,一雲“杜嚕”。漢譯佛典中譯為“杜嚕”,《翻譯名義集》卷八雲:“杜嚕,此雲熏陸。”

乳香是應用極廣的香料,可以用來熏香、照明、調料,還可用以活血止痛。

1983年,廣州象崗山南越王趙昧墓西耳室的一個漆盒內發現的樹脂狀藥物,外形與泉州後渚宋船內發現的乳香類似,因此專家斷定為乳香。[36]141346

乳香主產于紅海沿岸,真正生產乳香的地區是南阿拉伯的葉門哈德拉茂省,史書上沒有見到南越國與紅海沿岸地區交通往來的記載,因此當地發現的乳香可能是從南亞地區間接輸入的。

三國時萬震《南洲異物志》雲:“熏陸出大秦國。在海邊有大樹,枝葉正如古松,生於沙中。盛夏木膠流出沙上,狀如桃膠。夷人採取賣與商賈,無賈則自食之。”[19]832

《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十二種香,其中有“熏陸”。古書上大秦範圍很廣,西亞地中海尚岸地區亦在其中。

南朝時中國醫家已經以乳香入藥,最早見於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以為能“療主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風癮疹癢毒”[37]395-396

《大唐西域記》記載,南印度阿吒厘國“出熏陸香樹,樹葉若棠梨也”[22]907
  
蘇合香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分泌的樹脂,又名帝膏、蘇合油、蘇合香油、帝油流。此種香產于非洲、亞洲的印度及土耳其等地。

蘇合香用途很廣,漢代人對蘇合香已有較多的瞭解,並應用於宮廷。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大秦國出蘇合香,並雲:“合會諸香,煎其汁以為蘇合。”[5]2919

西晉傅玄《郁金賦》有“淩蘇合之殊珍”之句,稱之為“殊珍”,意謂來自域外[33]1394

《梁書·諸夷傳》“中天竺國”條以為蘇合乃“大秦珍物”,說中天竺“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中”,所以國中“多大秦珍物”,其中包括蘇合。

關於蘇合香之製作,書中記載“蘇合是合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蘇合香對醒腦開竅有奇效,又能清熱止痛,作外敷藥。

宋人趙汝適《諸蕃志》雲:“蘇合香油出大食國。”“蕃人多用以塗身,閩人患大風者亦仿之,可合軟香及入醫用。”[38]98
  
沉香,中國古代文獻中有時寫作沈香、瓊脂。沉香氣味香如蜜,所以又稱為蜜香。入水下沉,又稱沉水香。

印度、緬甸及柬埔寨、馬來半島、南中國、菲律賓、摩鹿加群島等地皆產沉香木。

《諸蕃志》雲:“沉香所出非一,真臘為上,占城次之,三佛齊、闍婆等為下。”[38]102這些地方皆在東南亞一帶。

沉香木是一種綠喬木,只有樹齡二十年,或五六十年以上的樹,枝幹腐朽,其木心部分凝聚了樹脂的木材,才是所謂沉香。沉香的採集非常危險,必須經過原始森林,穿越山崖,因此十分珍貴。

古印度藥書中曾記載焚燒沉香,其熏煙可使身體染上香味,並可用來作為治癒外傷及傷口的藥材,有鎮痛作用。

葛洪《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時趙飛燕被立為皇后,其妹趙合德遺飛燕書,並送禮致賀,禮品中有沉水香[12]304。後來的小說《趙飛燕外傳》大約由此生髮,多處寫到此香
  
安息香,原產于古安息國、龜茲國、漕國以及阿拉伯半島地區,唐宋時因以舊名。《新修本草》曰:“安息香,味辛,香、平、無毒。主心腹惡氣鬼。西戎似松脂,黃黑各為塊,新者亦柔韌。”

據說該香是從安息香樹傷口處流出的樹脂凝固而成,中國原從波斯商賈手中購買此香,蘇恭《唐本草》說它出於西戎,當指古代波斯,後來改從東南亞購進,所以李珣《海藥本草》說它生於“南海波斯國”

《諸蕃志》雲:“安息香出三佛齊國,其香乃樹之脂也。”[38]99安息香是中國較早從海外進口的香料,《酉陽雜俎》前集卷十八雲:“安息香樹,出波斯國,波斯呼為辟邪。樹長三丈,皮色黃黑,葉有四角,經寒不凋。二月開花,黃色,花心微碧,不結實。刻其樹皮,其膠如飴,名安息香。六七月堅凝,乃取之。燒之通神明,辟眾惡。”[23]177

李時珍說:“此香辟惡,安息諸邪,故名。或雲:安息,國名也。梵書謂之拙貝羅香。”漢代文獻稱波斯之地為安息國,魏晉以後安息國不復存在,而稱此地產香料為安息香者,可能沿襲漢代舊稱。據此推測,安息香應該在漢代已經傳入。
  
鬱金香,別名鬱香、紅藍花、紫述香、洋荷花、草麝香。由於地中海的氣候,鬱金香形成了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幹熱的特點,但其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現時多認為起源于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的地區。

鬱金香所散發的香氣使人為之傾倒,姿態高雅脫俗,清新雋永。西晉傅玄《郁金賦》則把郁金與外來的蘇合香相比,“氣芳馥而含芳,淩蘇合之殊珍”[33]1394,暗示郁金也是來自域外的殊珍。

西晉左芬《郁金頌》則明言從域外傳入,“伊此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來尋”[33]1394

《梁書·諸夷傳》“中天竺國”條特別強調:“郁金獨出罽賓國,華色正黃而細,與芙蓉華里被蓮者相似。國人先取以上佛寺,積日香槁,乃糞去之。賈人從寺中征雇,以轉賣於他國也。”

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陳藏器曰:“鬱金香生大秦國,二月、三月有花,狀如紅藍;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19]390

鬱金香漢代時已移植中國,東漢朱穆曾專門作《郁金賦》雲:“眾華爛以俱發,郁金邈其無雙。比光榮于秋菊,齊英茂乎春松。”[33]1394朱穆是東漢中晚期人,其賦中並未提及鬱金香來自何處,說明這種異域花種已為人們司空見慣。
  
漢代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個高潮時期。漢武帝時代開拓了絲綢之路,使中國與域外的交通得到空前發展。隨著絲綢之路的開拓,中外文化交流得以有組織、有規模地展開,各種香料的輸入是這個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高潮的重要表現。

漢代從域外輸入的器物產品和香料品類豐富了漢代社會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對漢代社會產生了潛在的深刻影響。儘管香料屬於生活的奢侈品,香料的輸入起初更多地為上層貴族統治階層服務,但是這些舶來品隨著中外交流的開展影響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物質成果和精神產品的互通有無,促進人類相互間的認知和不同文明的互動,從而推動人類文明的不斷躍升。香料的傳播不僅豐富和改善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而且也推動了世界各民族的互相認知和世界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