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14/4/7

太平御覽藥部5/6/7 宋 李昉

太平御覽藥部宋 李昉
太平御覽卷九百八十八藥部五

石藥下

餘糧

  《列仙傳》曰:赤斧者,巴戎人,為碧雞祠主簿。能煉丹與消石,服之,三十年身反童子,發毛皆赤。數十年上華山取禹餘糧,餌之,手中長有赤斧。

  《博物志》曰:海扶洲上有草焉,名曰{艸師}(音師。)草。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熟,民斂,至冬乃訖。名自然穀,或曰禹餘糧。今藥中有禹餘糧者。世傳昔禹治水,棄其所餘食於江中,而為藥也。

  《博物志》曰:地有蓼名,則禹餘糧生。亦有蓼名無者矣。

  《范子計然》曰:禹餘糧,出河東。

  《本草經》曰:太一禹餘糧,一名石腦。味甘平。生山谷。治咳逆,上氣、症瘕、血閉、漏下,除邪。久服,能忍寒暑,不饑,輕身,飛行千里,若神仙。生太山。

  又曰:禹餘糧,味甘寒。生池澤。治咳逆、寒熱、煩滿、下利、赤白血閉、症瘕、大熱。久服輕身。生東海。

  《吳氏本草經》曰:太一禹餘糧,一名禹哀。神農、歧伯、雷夠允平,李氏小寒,扁鵲甘,無毒。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如雞子黃色。九月彩,或無時。

消石

  《吳氏本草經》曰:消石,神農苦,扁鵲甘。

  《范子計然》曰:消石,出隴道。

芒消

  《本草經》曰:消石,一名芒消,味酸,苦寒。生山谷。治五藏積熱。生益州。

樸消

  《本草經》曰:樸消,味苦寒。生山谷。治百病,除寒熱、邪氣,除六府積聚、結癖。山谷之陰有咸苦之水,狀如芒消而粗。能化七十二種石,練餌服之,輕身神仙。生益州。

  《吳氏本草》曰:樸硝石,神農、歧伯、雷公無毒。生益州,或山陰。入土千年不變,練之不成,不可服。

雄黃

  《玄中記》曰:員丘之上多大蛇,以雄黃精厭之。

  《水經》曰:黃水,出零陽縣西北連巫山,溪出雄黃,頗有神異。彩常以冬月,祭祠,鑿石深數丈,方得。故溪水取名焉。

  《淮南萬畢術》曰:夜燒雄黃,水蟲成列。(水蟲聞燒雄黃臭氣,皆趨火。)

  《吳氏本草》曰:雄黃,神農苦。山陰有丹雄黃,生山之陽。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雌黃

  《吳越春秋》曰:太官舍春君所造殿后,殿名桃夏宮,春申子假君宮也。數失火,因途雌黃,故曰黃堂。臨海水。

  《土物志》曰:丹山,草木赫然盡彤,雌黃所產。煒煌,內含奇寶,外發英光。昔隸交部,今則南康。

  《典術》曰:天地植鄲,藏於中極,命曰雌黃。雌黃千年化為雄黃,雄黃千年化為黃金。

  《本草經》曰:雌黃,石金,味辛平。生山谷。治身癢諸毒。

磁石

  王隱《晉書》曰:馬隆擊涼州,以磁石累道側。賊負鐵鎧,不得過,以為神。

  《呂氏春秋》曰:磁石召鐵,或引之也。(石,鐵之母也。石之不磁者,亦不能引之也。)

  《抱樸子》曰:五石者,丹沙、雄黃、白礬石、曾青、磁石也。一石轉五轉,而合成五色,五石合為二十五色。

  《南州異物志》曰: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外徼人乘大舶,皆以鐵鍱鍱之。至此關,以磁石不得過。

  《淮南萬畢術》曰:磁石拒{其石}(取雞血、作針,鐵磨搗之,以和磁石,日途{其石}頭,曝乾之,置局上,則相拒不休。)

  又曰:磁石懸入井,亡人自歸。(取亡人衣帶,裹磁石,鏽檦晷,亡人自歸。)

  《本草經》曰:磁石,一名玄石,味辛寒,生川穀。

  《吳氏本草》曰:磁石,一名磁君。

石膏

  《廣州記》曰:彰平縣有石膏山,望之,皎若霜雪。

  《本草經》曰:石膏,味辛,微寒。生山谷。治心下逆驚喘,口乾焦,不能息。

滑石

  《南越志》曰:膋(音尞。)城縣,是出膋石,膋石,即滑石也。土人以為燒器,以用烹魚。

  《本草經》曰:滑石,味苦寒。生山谷。治身熱、泄癖。生棘陽。

  《范子計然》曰:滑石,白滑者善。

礬石

  《本草經》曰:礬石,一名羽砠。味鹹酸寒。生山谷。治寒熱、泄痢、惡瘡、目痛,堅骨。煉垛鉶服,輕身不老。生河西。

  盛弘之《荊州記》曰:建平出礬石。

  《范子計然》曰:礬石,出武都。

  《吳氏本草》曰:礬石,一名羽涅(泥結切。)一名羽澤。神農、歧伯酸,扁鵲鹹,雷公酸,無毒。生河西,或隴西,或武都石門。彩無時。歧伯久服,傷人骨。

曾青

  《衡山記》曰:衡山有曾青崗。曾青可合仙藥。

  《淮南萬畢術》曰:取曾青十斤,燒之,以水灌其地,雲起如山雲矣。曾青為藥,令人不老。

  《本草經》曰:曾青,生蜀郡名山。其山有銅者,曾青出其陽。青者,銅之精,能化金、銅。

空青

  《江乘地記》曰:樵彩者常於山上得空青。此山三朝出雲,雨必降,民以為常占。

  《范子計然》曰:空青、曾青,出巴都。白青,又出巴兢。盧者,出弘農豫章。

  《本草經》曰:空青,味甘寒。生山谷。明目,久服輕身延年。能化銅鉛作金。生益州。

  《吳氏本草》曰:空青,神農甘,一經酸。久服,有神仙玉女來侍,使人志高。

白青

  《本草經》曰:白青,味甘平。生山谷。明目,利九竅耳聾,殺諸毒之蟲。久服,通神明,輕身延年。出豫章。

  《范子計然》曰:白青,出白郡。

  《吳氏本草》曰:神農甘平,雷公鹹,無毒。生豫章。可消為銅。

  《淮南萬畢術》曰:白青,得鐵即化為銅。(取礬石、白青,分等,煉冶,合鐵,即成銅矣。)

扁青

  《本草經》曰:扁青,味甘平。生山谷。治目痛,明目辟毒,利精神。久服,輕身不老。生朱崖。

  《吳氏本草經》曰:扁青,神農、雷公小寒,無毒。生蜀郡。明目,治癰腫風痹。丈夫內絕,令人有子。久服輕身。

長石

  《本草經》曰:長石,一名方石,味辛,治身熱。

  《吳氏本草》曰:長石,一名方石,一名直石。生長子山。理如馬齒,潤澤玉色,長服不饑。

冷石

  《吳錄·地理志》曰:郁林布山縣多虺,其毒殺人。有冷石,可以解之。石色赤黑,味苦。屑此石著創,並以切齒,立蘇,一名竊齒石。(見《大康地記》。)

石蜜

  《神仙傳》曰:羨門止中嶽,餐石蜜、紫梁。

  《西京雜記》曰:閩越王獻高祖石蜜二斛。

  《本草經》曰:石蜜,一名石飴,味甘平。生山谷。治心邪,安五藏,益氣補中,止痛解毒。久服,輕身不老。生武都。

  《吳氏本草》曰:石蜜,神農、雷夠允,氣平。生河源,或河梁。

玉泉

  《本草經》曰:玉泉,一名玉澧,味甘平。生山谷。治藏百病,柔筋強骨,安魂,長肌肉。久服,能忍寒暑,不饑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生藍田。

  《吳氏本草》曰:玉泉,一名玉屑,神農、歧伯、雷夠允,李氏平。畏冬華,惡青竹。

水銀

  《廣雅》曰:水銀謂之汞。(音紅董切。)

  《淮南萬畢術》曰:朱砂為汞。

  《本草經》曰:水銀,味辛寒,無毒。

決明

  《本草經》曰:石決明,味酸;草決明,味鹹。理自珠精。

  《吳氏本草》曰:決明子,一名草決明,一名羊明。

(代赭附)

  《說文》曰:赭,赤土也。

  《山海經》曰:胞山灌死昀晷,有流赭。以途牛馬,無病。(郭璞症曰:赭,赤土也。今多以朱途牛角,雲辟惡。)

  又曰:少陽山其中,多美赭。

  《南方草物狀》曰:赤土,出踴山下,在石中。彩好色赤者,雜丹中朱膠漆器。

  《范子計然》曰:石赭,出齊郡,赤色者善。蜀赭,出蜀郡。

  《本草經》曰:代赭,一名血師,好者狀如雞肝。

白堊(音惡)

  《山海經》曰:慈聾之山,其中有太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范子計然》曰:青堊出三輔。

  《本草經》曰:白堊,即白善土也,生邯鄲。

鹵堿

  《本草經》曰:鹵堿,一名寒石,味苦。治大熱、消渴、狂煩。戎鹽,主明目益氣,去毒蟲。大鹽,一名胡鹽,令人吐,主腸胃結熱。

禽什叢

龍骨(角齒附)

  《史記》曰:穿渠自徵引洛死炅商顏,(服虔曰:顏音崖。應邵曰:微在馮翊;或曰:商顏,山名。)穿梁得龍骨,故名龍首渠。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駭鹿山室,鑿室內,輒得龍骨。(下有伏滔。)

  《范子計然》曰:龍骨出河東。

  《本草經》曰:龍骨,味甘平,生山谷。治心腹鬼疰。生晉地。

  《華陽國志》曰:蜀五城縣,其上值天門。天門,龍昇天不達,死墜此地。故掘取龍骨,冬夏尾覼。

  《吳氏本草經》曰:龍骨,生晉地山谷陰大水所過處。是死龍骨,色青白者善。十二月彩,或無時。龍角,畏乾漆、食卜、理石。龍齒,神農、李氏大寒。龍齒治驚癇,久服輕身。

牛黃

  《文士傳》曰:延篤為京兆尹。桓帝時,梁冀專政。時皇太子,詔書發京兆出牛黃。冀遣諸生齎書持牛黃詣篤賣,篤以為詐,論殺之。

  《本草經》曰:牛黃,味苦,生隴西平澤特牛膽中。治驚癇、寒熱。生晉地。

  《吳氏本草經》曰:牛黃,牛出入鳴吼者有之。夜視有光,走牛角中。死,其膽中如雞子黃。

阿膠

  《東水經》曰:東阿縣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十丈。歲常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糾戤名。庾信《哀江南賦》雲:"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海蛤

  《博物志》曰:東海有蛤,鳥常啖之肉,消盡,殼起出,浮泊在沙岸,潮水塗卻,懇迆白如雪。入藥最良勝。取自死者。

  《本草經》曰:海蛤,味苦平。生池澤。治咳逆、上氣、喘煩、胸痛、寒熱。文蛤,主惡瘡,蝕五痔,生東海。

  《吳氏本草經》曰:海蛤,神農苦,歧伯甘,扁鵲鹹。大節頭有文,文如磨齒。彩無時。

犀角

  《本草經》曰:犀牛角,味鹹,治百毒。

靈羊角

  《本草經》曰:靈羊角,安心氣,不厭(音掩。)

鹿茸

  《本草經》曰:鹿茸,強志不老。

麋脂

  《本草經》曰:麋脂近陰,令人陰痿。

雁肪

  《本草經》曰:雁肪,一名鶩肪,味甘平。生池澤。治風緊拘急、偏枯、氣不通。久服,長髮益氣,不饑不老,輕身。生南海。

  《吳氏本草經》曰:雁肪,神農、歧伯、雷夠允、無毒,彩無時。鶩肪,殺諸石藥毒。

鳶頭(並尾)

  《本草經》曰:鳶,辟不祥,生淮南。

  《吳氏本草》曰:鳶尾,治蠱毒。

  《太平御覽》 宋·李昉


太平御覽藥部宋 李昉
太平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藥部六

天門冬

  《爾雅》曰:薔蘼,{艸舋}(音門。)冬也。(郭璞症曰:今門冬也,一名滿冬。)

  《山海經》曰:{艸舋}穀之山,草多{艸舋}冬。

  《列仙傳》曰:赤鬚子,豐人,好食天門冬,齒落更生。

  《神仙傳》曰: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門冬,在人間三百餘年。

  《博物志》曰:天門冬,莖間有刺,而葉滑者,曰葤休,一名顛棘。根以浣縑,素白,越人名為浣草,似天門冬而非也。凡服此,先試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門冬。

  《抱樸子》曰:杜子服天門冬,禦十八妾,有子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又《內篇》曰:天門冬,或名地門冬。

麥門冬

  《潛夫論》曰:夫理世不得真賢,譬猶治疾不得真藥也。治疾當登攄門冬,及得蒸橫麥。已不識真,合而飲之,疾以浸劇,而不知為人所欺也。

  《遊名山志》曰:泉山竹際及金州,多麥門冬。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複縣岩崖內,生麥門冬。

  《廣州記》曰:鄣平縣遍饒麥門冬。

  《建康記》曰:建康出麥門冬。

  《本草經》曰:麥門冬,味甘平。生川穀。治心腹結氣、傷中、胃脈絕。久服輕身,不饑不老。生函穀山。

  《吳氏本草》曰:麥門冬,一名羊韭,秦一名烏韭,楚一名馬韭,越一名羊韭,齊一名愛韭。一名禹韭,一名爨禍獰諝,一名忍冬,一名忍陵,一名不世藥,一名禹餘糧,一名僕壘,一名隨脂。神農、歧伯甘平,黃帝、桐君、雷夠允,無毒,李氏甘,小溫,扁鵲無毒。生谷中肥地,葉如韭,肥澤,叢生。彩無時。實青黃。



  《爾雅》曰:術,山薊。(《本草》雲:術,一名山薊。今術似薊而生山中。)

  《山海經》曰:女幾之山,其草多術。

  《列仙傳》曰:涓子好餌木,接食其精三百年。

  《神仙傳》曰:陳子皇得餌術要方,服之,得仙去霍山。其妻姜氏疾病,念其婿采術之法,服之,病自愈。至三百七十歲,登山取術,重簷而歸,不息不極,顏色氣力如二十時。

  《抱樸子·內篇》曰:南陽文氏,其先祖,漢末大亂,饑困欲死,遇人教之食術,雲遂不饑。數十年,乃來還鄉里,顏苫渣少,氣力轉勝。故術,一名山精。

  《神藥經》曰:必欲長生,當服山精。

伏苓

  《廣雅》曰:伏神,伏苓也。

  《史記·龜策傳》曰:伏苓,在兔絲之下,狀似飛鳥之形。新雨已,天清靜無風,以夜燒兔絲,去之,即篝燭此地,(徐廣曰:{昬騫}籠也。蓋然禍獰蘘籠罩其上也。篝音溝。)火滅,即記其處。明即掘取,入地四尺至七尺得矣。伏苓者,千歲松脂,食之不世。

  《齊書》曰:陶弘景,永明中上表辭祿。許之,賜以東帛,敕所在月給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餌。

  《淮南子》曰:下有伏苓,上有兔絲。(伏苓,千歲松脂也。菟絲生其上,而無根,一名女羅也。)

  《抱樸子·內篇》曰:任子季,服伏苓十八年,仙人玉女往從之,面體如玉澤。

  《范子計然》曰:伏苓,出嵩高三輔。

  《神異經記》曰:西北荒,有人飲甘露,食伏苓。

  《典論》曰:潁川郤儉,能辟穀,餌伏苓。初,儉至市,伏苓價暴貴數倍。

  《典術》曰:伏苓者,松脂入地,千歲為伏苓。望松樹赤者,下有之。

  《神仙傳》曰:秀眉公餌伏苓,得仙。

  又曰:皇初起,以弟初平得道,乃棄妻子,留就初平,共服松柏伏苓。至五萬日,能坐在立亡,行日中無影,有童子之色。及俱還鄉里,親戚死亡略盡,乃複俱去。臨去,以方教南伯,遂易姓為赤。初起,字魯班。初平,為赤松子。其後服此藥得仙者,數十人。

  《列仙傳》曰:犢子者,鄴人也。少在黑山上彩松子、伏苓,餌而服之,且數百年。時殖時老,時好時醜,時人乃知仙人也。

  《廣志》曰:伏神,松汁所作,勝伏苓。或曰:松根,伏苓貫著之。生朱提濮陽縣。

  《博物志》曰:仙傳雲:松柏入地中,千年化為伏苓。伏苓千年化為虎魄,一名江珠。今太山出伏苓,而無虎魄江珠。益州永昌郡出虎魄,而無伏苓。或雲蜂燒巢所作,未詳二說。

  《嵩高山記》曰:取松柏伏苓二斤,醇酒漬之,和以白蜜,日三服,乃通靈。

  《名山略記》曰:鬱州山,出伏苓。

  《吳氏本草》曰:伏苓通神,桐君甘,雷公、扁鵲甘,無毒。或生益州,大松根下,入地三丈一尺。二月、七月彩。

  《本草經》曰:伏苓,一名伏神。味甘平。生山谷。治胸脅、山氣、憂患、悸驚。生太山。

豬苓

  《莊子》曰:豕橐,藥也。(司馬彪注曰:豕橐,一名苓根,似豬豕。治渴。)

  《本草經》曰:豬零,一名假豬矢,味甘平。生山谷。治痎瘧,解毒、蟲蠱不祥,利水道。久服輕身,能不老。生衡山。

  《吳氏本草》曰:豬零,神農甘,雷公苦,無毒。如伏苓。或生宛句。八月彩。

卷柏

  《建康記》曰:建康出卷柏。

  《范子計然》曰:卷柏出三輔。

  《本草經》曰:卷柏,一名萬歲。味辛溫。生山谷。治五藏邪氣。

  《吳氏本草》曰:卷柏,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萬歲,一名神投時。神農甘平,桐君、雷夠允。生山谷。

  鄭氏《婚禮謁文》曰:卷柏藥草,附生山顛。氫鱍成性,終無自伸。

甘草

  《本草經》曰:甘草,一名美草,一名蜜甘。

厚樸

  《廣雅》曰:重皮,厚樸也。

  《范子計然》曰:厚朴,出弘農。

  《本草經》曰:厚朴,味苦溫。生山谷。治中風、傷寒、熱血、痹、死肌,去蟲。生文山。

  《吳氏本草》曰:厚朴,一名厚皮。神農、歧伯、雷公苦,無毒,李氏小溫。生交址。

黃精

  《廣雅》曰:黃精,龍銜也。

  又曰:黃精,葉似小黃也。

  《抱樸子》曰:黃精,一名菟竹,一名雞格,一名嶽珠。服其花,勝其實。花,生十斛,乾之,則可得五六升。服之十年,乃可得益。

  《列仙傳》曰:修羊公,魏人也,止華陰山石室中。中有懸石塌,臥其上,塌盡穿陷。略不食時,取黃精服之。

  《神仙傳》曰:王烈,字長能,邯鄲人也,常服黃精。

  又曰:白菟公,服黃精而得仙。

  《永嘉記》曰:黃精,出松陽永寧縣。

  《遊名山志》曰:名室藥多黃精。

  《博物志》曰:黃帝問天姥曰:"天地所生,豈有食之令人不世者乎?"姥曰:"太陽草,名黃精,餌食之,可以長生。"

胡麻

  《廣雅》曰:狗虱、钜勝、藤弘,胡麻也。

  《孝經援神契》曰:钜勝延年。(宋均注曰:世以钜勝為枸杞子。)

  《晉書·安帝記》曰:殷仲堪在荊州,以胡麻為廩。

  《廣志》曰:胡麻,一名方莖,服之不老,奈風濕。其葉名青襄也。

  《淮南子》曰:汾水濛濁,而宜胡麻。

  《列仙傳》曰:關令尹喜,與老子俱之流沙西,服钜勝實,莫知所終。

  《魯女生別傳》曰:女生,長樂人也,少好道。初服餌胡麻,及術,絕穀八十餘年。更少壯,色如桃華,一日能行三百里,走及獐鹿。

  《抱樸子》曰:胡麻,好者一石,蒸之如炊,須暴乾,複蒸九次,細篩,白蜜丸如雞子。日二枚,一年面色美,身體滑,二年白發黑,三年齒落更生,四年入水不濡,五年入火不焦,六年走及奔馬。或蜜水和,作餅如糖狀,炙食一餅。

  《抱樸子·內篇》曰:胡麻,服餌不老,耐風濕。

  《吳氏本草》曰:胡麻,一名方金,一明宸虱。神農、雷夠允平,無毒,立秋彩。青襄,一名蔓。神農苦,雷夠允。

  《本草經》曰:胡麻,一名巨勝。味甘平。生川澤。治傷中虛羸,補五藏,益氣。久服,輕身不老。生上黨。

  崔實《四民月令》曰:二月可種胡麻,謂之上時也。

當歸

  《爾雅》曰:薜,山靳。(《廣雅》曰:山芹,當歸,今似芹而粗大者。靳音巨申切。)

  《吳志》曰:曹公聞太史慈名,遺書以篋封之。發看,無所道,但貯當歸。

  《魏氏春秋同異》曰:薑維得母書並當歸,維曰:"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見當歸。"蒲俺親殉利如此。

  《范子計然》曰:當歸,出隴西,無枯者善。

  《秦州記》曰:隴西襄武縣有牛山,是出當歸。

  《建康記》曰:建康出當歸,不堪用。

  《廣州記》曰:鄣平縣出當歸。

  《博物志》曰:《神農經》曰:"下藥治病,謂大黃除實,當歸止痛。"

  崔豹《古今注》曰:牛亨問:"剿汶別,相贈以芍藥,何也?"答曰:"芍藥,一名何離。故將別,贈以芍藥。猶相招,則贈以蘼蕪,蘼蕪一名當歸也。"

  《本草經》曰:當歸,一名子歸。味甘溫。生川穀。主治逆止、氣溫、瘧寒熱。生隴西。

  《吳氏本草》曰:當歸,神農、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歧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寒。或生羌胡地。

遠志

  《爾雅》雲:葽(鳥了切)繞,蕀{艸冤}(今遠志也。似麻黃,赤華葉,銳而黃,其上謂之小草。蕀{艸冤},音棘冤。)

  《抱樸子·內篇》曰:陵陽仲,服遠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坐在立亡。

  《世說》曰:謝袒緣始有東山擲昃,後命屬掾,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於時人有致桓公藥草者,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杆藥又名小草,何以物有二稱?"謝未即答。爾時郝隆在坐,謝因曰:"郝參軍多知識,試複通看。"郝應聲曰:"葛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於是謝公殊有愧色,桓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通乃不惡,亦甚有會。"

  《本草經》曰:遠志,一名棘菀,一名要繞。久服,輕身不忘。葉名小草,生太山及宛句。

細辛

  《山海經》曰:浮戲之山東有蛇穀,上多少辛。

  《管子》曰:五沃之土,群藥生少辛。

  《范子計然》曰:細辛,出華陰,色白者善。

  《名山志》曰:松陽之山,草多細辛。

  《永嘉記》曰:細辛出松陽。

  《本草經》曰:細辛,一名少辛。味溫。生山谷。治咳逆,明目,通利九竅。久服輕身。生華陰。

  《吳氏本草》曰:細辛,一名少辛,一名細辛。神農、黃帝、雷公、桐君辛,小溫,歧伯無毒,李氏小寒。如葵葉,赤色,一根一葉相連。二月、八月彩根。

續斷

  《范子計然》曰:續斷出三輔。

  《廣州記》曰:鄣平縣出續斷。

  《本草經》曰:續斷,一名龍豆。味苦,微溫。生山谷。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傷、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崩中,漏血。久服益力。生常山。

  《吳氏本草》曰:龍芻,一名龍多,一名龍須,一名續斷,一名龍木,一名草毒,一名龍華,一名懸菟。神農、李氏小寒,雷公、黃帝苦,無毒,扁鵲辛,無毒。生梁州。七月七日彩。

  《范注方》曰:續斷即是馬{艸許},與水{艸許}菜相似,但大於水{艸許}耳。葉似旁翁菜葉,但小厚,兩邊有刺,刺人。其花紫色。

肉蓯蓉

  《本草經》曰:肉蓯蓉,味甘微溫。生山谷。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養五藏,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生河西。

  《吳氏本草》曰:肉蓯蓉,一名草蓯蓉。神農、黃帝鹹,雷公酸,李氏小溫。生河東山陰地,長三四寸,叢生,或代郡雁門。二月、八月彩,陰乾用之。

藷藇

  《山海經》曰:升山,草多藷藇。(上諸、述獰啯音,下餘、預二音。)

  《湘中記》曰:永和初,有彩藥衡山者,道迷糧盡。過岩下,見一老公,與四五年少對坐執書。告以饑,與之食物,如署豫。指教所去。五六日至家,而不腹饑。

  《范子計然》曰:藷藇,本出三輔,白色者善。

  《本草經》曰:署豫,一名山芋,味甘溫。生山谷。治傷中虛羸,補中,益氣力,長肌肉,除邪氣寒熱。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饑,延年。生嵩高。

  《吳氏本草》曰:薯豫,一名藷署,秦、楚名玉延,齊、魯名山芋,鄭、趙名山羊,一名玉延,一名修脆,一名兒草。神農甘,小溫,桐君、雷夠允,無毒。或生臨朐鍾山。始生赤莖細蔓,五月華白,七月實青黃,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黃,類芋。二月、三月、八月彩根。惡甘遂。

  曹毗《杜蘭香傳》曰:蘭香降張碩,與三署預實,曰:"食此可以辟霧露。"碩食二,懷一,欲以歸。香曰:"可自食,不得持去。"

  《異苑》曰:署預,一名山羊。根既入藥,又複可食。若掘取,默默則獲,唱名者不可得。

地黃

  《爾雅》曰:芐,(音戶。)地黃。(郭璞症曰:一名地髓,江東呼芐也。)

  《抱樸子》曰:楚文子,服地黃八年,視有光,手止車弩。

  《本草經》曰:地黃,一名地髓。治傷中,長肌肉。生咸陽。

  《太平御覽》 宋·李昉
 

太平御覽藥部宋 李昉
太平御覽卷卷九百九十藥部七

附子

  《廣雅》曰:{艸集}(前進切。)奚,附子也。一贖為荝子,二歲為烏喙,三歲為附子,四歲為烏頭,五歲為天雄。

  《春秋後語》曰:蘇秦如齊,見王,拜而慶,仰而吊。齊王曰:"是何慶吊相隨而速速也?"蘇秦曰:"臣聞饑人之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人同患也。(烏喙,毒藥,與烏頭、附子同本也。饑人食之,雖充腹而死也。喙,音許穢切。)今燕雖弱小,秦王之女婿,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強秦為仇。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繼推其後,是食烏喙之類也。"

  《漢書》曰:宣帝許皇后產,霍顯使醫搗附子入與後,後崩。

  《淮南子》曰:夫天下之物,莫凶於奚毒。(奚毒,附子。)然而良醫橐而藏之,有所用也。

  《抱樸子》曰:療料以狼毒、冶葛,或以附子。蔥涕合內耳,或蒸鯉魚腦,灌之皆愈。

  《范子計然》曰:附子出蜀武郡中,白色者善。

  《襯搡先賢傳》曰:孔休傷頰有瘢,王謎椿:"玉屑、白附子香消瘢。"乃以劍彘(音帶。)並香與之。

  《荊州記》曰:宜都郡門生藥草,有附子。

  《博物志》曰:物有同類而異用者,烏頭、天雄、附子一物,春夏秋冬彩之各異。

  《大業拾遺記》曰:汾陽宮所甚出名藥數世曛,附子、天雄並精好堪用。

  《本草經》曰:附子,味辛溫,出山谷。治風寒、咳逆、邪氣、寒濕痹癖、拘緩不起、疼痛溫中、金瘡。生牛犍。為百藥之長。

  《吳氏本草》曰:附子名莨,神農辛,歧伯、雷夠允,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或生廣漢。八月彩,皮黑肌白。

天雄

  《本草》曰:天雄,味辛甘溫,大溫有大毒。主大風,破積聚邪氣,強筋骨,輕身健行,長陰氣,強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一名白幕。生少室山谷。

  《淮南子》曰:天雄、雄雞,志氣益。(取天雄三枚,內雄雞腹中,搗生食之,令人勇。)

烏頭

  《說文》曰:荝,(阻力切。)烏頭也。

  《爾雅》曰:芨,(居及反。)蓳草(郭璞症曰:即烏頭,江東今呼為蓳。)

  《梁冀傳》曰:冀迫殺大家母宣服烏頭丸而死。

  《後魏書》曰:匈奴秋收烏頭為毒藥,以射禽獸。

  《范子計然》曰:烏頭出三輔,中白者善。

  崔實《四民月令》曰:三月可彩烏頭。

  《本草經》曰:烏頭,一名烏喙,一名葉毒,一名荝。味辛溫。生川穀。主治風中惡洗,出汗除寒溫。生朗陵。

  《吳氏本草》曰:烏頭,一名莨,一名千秋,一名毒公,一明妍負,一明澧子。神農、雷公、桐君、黃帝甘,有毒。正月始生,葉厚,莖方中空,葉四面相當,與蒿相似。

  又曰:烏喙,神農、雷公、桐君、黃帝有毒,李氏小寒。十月彩。形如烏頭,有兩枝相合,如烏之喙,名曰烏喙也。所畏惡使盡與烏頭同。一名側子,一名莨。神農、歧伯有大毒,李氏大寒。八月彩,陰乾,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惡與附子同。

提母

  《爾雅》曰:堋,(音覃。)(音沉。)藩。(音煩。生山上,葉如韭,一曰提母。)

  《范子計然》曰:提母,出三輔,黃白者善。

  《吳氏本草》曰:知母,一名提母。神農、桐君無毒。補不足,益氣。

五味

  《爾雅》曰:菋,荎豬。(五味也,蔓生,子叢在莖頭也。未、遲、除三音。)

  《聖賢塚墓記》曰:孔子墓上五味樹。

  《抱樸子》曰:羨門子,服五味十六年,始降玉女,能入水火。

  《本草經》曰:五味,一孟麷及。

  《吳氏本草》曰:五味,一名玄及。

  《典術》曰: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淮南公、羨門子服五味十六年,入水不濡,入火不焦,日行萬里。

雷丸

  《范子計然》曰:雷丸,出漢中,色白者善。

  《本草經》曰:雷公丸,一名雷矢,味苦寒,生山谷。

  《吳氏本草》曰:雷丸,一名雷實。神農苦,黃帝、歧伯、桐君甘,有毒;扁鵲甘,無毒;李氏大寒。或生漢中。八月彩。

藜蘆

  《廣雅》曰:藜蘆,蔥苒也。

  《本草經》曰:藜蘆,一名蔥苒。味辛寒,生山谷。主治蠱毒。生太山。

  《范子計然》曰:藜蘆,出河東,黃白者善。

  《吳氏本草》曰:藜蘆,一名蔥葵,一名山蔥,一名豐蘆,一名蕙葵,一名公苒。神農、雷公辛,有毒;黃帝有毒;歧伯咸,有毒;李氏大毒大寒;扁鵲苦,有毒。大葉根小,相連。二月彩根。

虎掌

  《本草經》曰:虎掌,味苦溫,生山谷。治心痛寒熱。

  《吳氏本草》曰:虎掌,神農、雷公無毒;歧伯、桐君辛,有毒。或生太山,或宛句。立秋九月彩。

貫眾

  《爾雅》曰:濼,貫眾。(孫炎曰:一明遽渠。郭璞症曰:葉圓銳,莖、毛黑,布地生,冬不世也。)

  《廣雅》曰:貫節,貫眾也。

  《本草經》曰:貫眾,一明遽節,一名百頭,一明遽渠,一名虎卷,一名扁符。味苦微寒,生山谷。治腹中邪氣諸毒,殺三蠱。生玄山,亦生宛句。

  《吳氏本草》曰:貫眾,一明遽來,一明遽中,一名渠母,一明遽仲,一名伯芹,一名藥藻,一名扁符,一名黃鐘。神農、歧伯苦,有毒;桐君、扁鵲苦;一經甘,有毒;黃帝鹹酸,一經苦,無毒。葉青黃,兩兩相對。莖黑,毛聚生。冬夏不世。四月華白,七月實黑,聚相連卷旁行。生三月,八月彩根,五月彩葉。

冶葛

  《周易參同契》曰:冶葛、巴豆,一兩入喉,雖周文兆蓍,孔丘占相,扁鵲操針,巫鹹叩鼓,安能蘇之?

  《唐書》曰:袁恕己與敬暉等累被貶黜,流於環州,為周利貞左右逼令飲野葛汁,數升不世,因擊殺之。恕已素服黃金,故毒藥不發。

  《博物志》曰:魏武習啖冶葛,至一尺,亦多飲鴆,近世事相傳雲。

  又曰:鉤吻草,與堇菜相似。

  《南州異物志》曰:廣州俚賊,若鄉里負其家債不時還者,子弟便取冶葛,一明宄吻,數寸許,至債家門食鉤吻而死,其家稱怨,誣債家殺之。債家慚懼,以財物辭謝,多數什刀。死家便收屍去,不以為恨。

  《述異記》曰:晉義熙中,有劉遁者,居江陵。忽有鬼來遁宅上。遁貧無灶,以升槍煮飯,飯欲熟,輒失之。尋覓,於籬下草中,狄餘空槍。遁密市冶葛,煮以作麋,鬼複竊之。於屋北得槍,仍聞吐聲,從此寂絕。

  桓譚《新論》曰:余與劉子駿言:"養性尾嫳。"其兄子伯玉曰:"天生殺人藥,必有生人藥也。"餘曰:"鉤吻不與人相宜,故食則死,非為殺人生也。譬若巴豆毒魚,礜石賊鼠,桂害獺,杏核殺狗,天非故為作也。"

  《論衡》曰:萬物含太陽者,有毒,在草為巴豆、冶葛。

  《抱樸子》曰:《中經》曰:"鉤吻、狼毒,太陰之精氣。主殺,故入口令人死。"

  《葛洪方》曰:鉤吻與食芹相似,而生處無他草,其莖有毛。誤食之,殺人。

  《本草經》曰:鉤吻,一名野葛。味辛溫。生山谷。主治金瘡、中惡風、咳逆上氣、死曜,殺毒蠱、鬼注。

  《吳氏本草》曰:秦鉤吻,一名毒根,一名野葛。神農辛,雷公有毒。殺人。生南越山,或益州。葉如葛,赤莖,大如箭,方根,黃。或生會稽東冶。正月彩。

  《嶺表錄異》曰:野葛,毒草也,俗呼胡曼草。誤食之,則用羊血漿解之。或說此草蔓生,葉如蘭香,光而厚。其毒多著於生葉中,不得藥解,半日輒死。山羊食其苗,則肥而大。

芎藭

  《春秋左傳·緒瀚下》曰:楚師伐蕭。還無社與司馬卯言,號申叔展,曰:"有山芎藭乎?"(杜預注曰:芎藭,所以禦濕。欲使無社逃泥死晷。)

  《說文》曰:芎藭,香草也。

  《山海經》曰:號山、洞庭之山,其草多芎藭。(郭璞症曰:芎藭,一名江蘺。《吳錄·地理志》曰:臨海縣有江蘺草,海死晷,正青,如亂髮。幹獻之,亦鹽藏。其汁名為濡酪,《楚辭》所雲江蘺是也。)

  《范子計然》曰:芎藭生洽,無枯者善。

  《遊名山志》曰:橫山諸小,草多芎藭。

  《本草經》曰:芎藭,味辛溫。治中風入頭、腦痛、寒痹。生武功。

  《吳氏本草》曰:芎藭,一名香果。神農、黃帝、歧伯、雷公辛,無毒,香;扁鵲酸,無毒;李氏生溫中熟寒。或生胡無桃山陰,或斜穀西嶺,或太山。葉香細,青黑文,赤如槁本。冬夏叢生,五月華赤,七月實黑,端兩葉。三月彩根,根有節,似如馬銜狀。

澤瀉

  《典術》曰:食澤瀉身輕,日行五百里,走水上,可遊無窮,致玉女神仙。(一名澤之。)

升麻

  《廣雅》曰:周升麻,升麻也。

  《本草經》曰:升麻,一名周升麻,味甘辛。生山谷。治辟百毒,殺百老殃鬼,辟瘟疾、鄣邪毒蠱。久服不夭。生益州。

  《華陽國志》曰:收麻縣出好升麻。

  《吳氏本草》曰:升麻,神農甘。

芍藥

  《山海經》曰:條穀之草多芍藥。洞庭之上多芍藥。

  《毛詩·溱洧》曰:惟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毛傳》:香草也。《詩義疏》曰:今芍藥子無香氣,非是也。未審今何草。司馬相如賦雲:芍藥之和。揚雄賦雲:甘甜之和,芍藥之美。然芍藥又入食也。)

  《廣雅》曰:黑攣夷,芍藥也。

  《晉宮閣名》曰:臚章殿前,芍藥華六畦。

  《范子計然》曰:芍藥出三輔。

  《建康記》曰:建康出芍藥,極精好。

  《本草經》曰:芍藥,味苦辛。生川穀。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瘕,止痛。

  《吳氏本草》曰:一名臼甘積,一名解倉,一名誕,一名餘容,一名白術,神農苦,桐君甘,無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二月、三月生。

澤蘭

  《廣雅》曰:虎蘭,澤蘭也。

  《建康記》曰:建康出澤蘭。

  《本草經》曰:澤蘭,一孟蘭,一名龍來。味微溫,無毒。生池澤。治乳婦衄血。生汝南,又生大澤旁。

  《吳氏本草》曰:澤蘭,一名水香。神農、黃帝、歧伯、桐君酸,無毒,李氏溫。生下地水旁,葉如蘭。二月生菌,赤節,四葉相值,支節間。三月三日彩。

萆薢

  《博物志》曰:苊(蒲八切。)與萆薢相亂,明宸脊。

  《吳氏本草》曰:萇薢,一名百枝。

狗脊

  《廣雅》曰:薜挈,枸脊也。

  《本草經》曰:狗脊,一名百丈,味苦平。生川穀。治要背強開機、緩急風痹、寒濕膝痛,利老人。生常山。

  《建康記》曰:建康出狗脊。

  《吳氏本草》曰:狗脊,一明宸青,一名萆薢,一名赤節,一名強膂。神農苦,桐君、黃帝、歧伯、雷公、扁鵲甘,無毒,李氏溫。如萆薢莖,節如竹,有刺,葉圓青赤,根黃白,亦如竹根,毛有刺。歧伯、一經:莖無節,黃白,如竹根,有刺,葉端圓赤,皮白,有赤脈。二月彩。

壯蒙

  《吳氏本草》曰:壯蒙,一名紫參,一名眾戎,一名音腹,一名伏莬,一名重傷。神農、黃帝苦,李氏小寒。生河西山谷,或宛句、商山。圓聚生,根黃赤,有文,皮黑中紫。五月華紫赤,實黑,大如豆。三月彩根。

白頭翁

  《本草經》曰: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溫,無毒,生川穀。治溫瘧、癭氣、狂昜(音羊。)生嵩山。

  《建康記》曰:建康出白頭翁。

  《范子計然》曰:野丈人,出洛陽。

  《吳氏本草》曰: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奈何草。神農、扁鵲苦,無毒。生嵩山川穀。治氣狂、寒熱,止痛。

枸杞

  《廣雅》曰:地節,枸杞。

  《抱樸子》曰:枸杞,或名地骨,或名卻老,或名西王母杖,或名仙人杖。

  《本草經》曰:枸杞,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地輔,服之堅筋骨,輕身耐老。

  《吳氏本草》曰:枸杞,一名杞芭,一名羊乳。

白及

  《本草經》曰:白及,一名甘根,一名連及草。味苦辛。治癰腫、惡瘡、敗疽。生北山。

  《晉宮閣名》曰:華林,白及三株。

  《建康記》曰:建康出白及。

  《吳氏本草》曰:白及,一名臼白概。神農、黃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無毒。莖葉如生薑、黎盧也。十月華,直上,紫赤,根白連。二月、八月、九月彩。生宛句。

  《太平御覽》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