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15/6/2

銅爐 香文化的復興--轉載自齊魯週刊

銅爐 香文化的復興--轉載自齊魯週刊

最近,明清銅爐成2011年藝術品收藏投資新焦點。中國香文化源遠流長,在香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也造就了香具的演變與更新。香具一直以來都是香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宋代的龍泉窯香爐到明清銅爐的興起,香爐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
  
慈禧殿裏的水果香味兒
  
在故宮儲秀宮的茶几旁或桌底下,陳列著幾個空空的大缸。這些看似盛水或養魚的大缸,竟然是慈禧老佛爺的香具。據說,這一個缸一次最少能裝幾十斤水果,老太后不喜好薰香一類的玩意兒,就用南方的水果來熏殿。趁慈禧太后在體和殿吃午飯的間隙,太監們用食盒把舊水果抬出去倒掉,抬來新水果換上。所以慈禧住的殿裏永遠有清新的水果香味兒。
  
說起中國香文化的發展,可概括為:肇始于春秋,成長於漢,完備于唐,鼎盛于宋。
  
從現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戰國時,中國對香料植物已經有了廣泛的利用。人們對香木香草不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詠之,托之寓之。如屈原《離騷》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詠歎:扈江離與辟燕兮,紉秋蘭以為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西漢初期,在漢武帝之前,薰香就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爐和熏燒的香草。薰香在南方兩廣地區尤為盛行。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現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
  
宋代,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都進入了一個高峰時期,香文化也從皇宮內院、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普通百姓,出現了《洪氏香譜》等一批關於香的專著。宋代燒瓷技術高超,瓷窯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爐)的產量甚大。由於瓷爐比銅爐價格底,所以很適宜民間使用。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窯都製作過大量的香爐。
  
在元明清時期,開始流行香爐、香盒、香瓶、燭臺等搭配在一起的組合香具。
  
銅香爐的變遷
  
銅香爐是盛放香料燃燒的熏香器具。我國在漢代曾鑄造過銅熏爐,俗稱博山爐。博山爐器形近似戰國時期的青銅豆,爐體呈半球形,上有鏤空的山形蓋,圓盤形底座,中有圓柱與爐體相接。後來又鑄造使用過一些鴨形銅熏爐。隋唐時期流行一種形似蒙古包的銅熏爐,這種熏爐爐體呈圓盤形,上有鏤空的山形蓋,形狀近似蒙古包,下有獸足。
  
宋代在徽宗時期崇尚古物,燒香使用的器皿也是以商周時期貴族使用的鼎、簋、鬲等青銅禮器為藍本,開始流行三足與圈足銅香爐,外底正中一般刻有陰文篆書款,如子子孫孫永用上寶等以示寶貴。
  
明代永樂時期傳承宋代的仿古遺風,外底正中有刀刻陽文楷書款大明永樂年制永樂年古式造六字,銅香爐刻有年號款是從永樂時期開始。
  
明朝宣德年間,宣宗皇帝曾親自督辦,差遣技藝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臘(今柬埔寨)進貢的幾萬斤黃銅,另加入國庫的大量金銀珠寶一併精工冶煉,製造了一批蓋世絕倫的銅制香爐,這就是成為後世傳奇的宣德爐宣德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明清以後的銅器是中國青銅文化退出主流社會以後,人們為懷念銅文化而產生的,自從明代的宣德爐出現以後,銅爐更是備受人們的推崇,成為銅器藝術品中的主要器型。明代宣德年間宣德爐問世,將這項精美卓絕的金工藝術推向頂峰。
  
中國士大夫階層的雅事
  
香文化尚在萌芽狀態時,文人們就廣泛介入並給予了多方面的推助。據東漢蔡邕《琴操》所述,孔子在從衛國返回魯國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見香蘭獨茂,不禁喟歎: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遂停車撫琴,成《漪蘭》之曲。上古《易經》的時代裏,香氣這種功能的感受也被提升為人們品格行為的指針。
  
在中國文人的心目中,歷來將焚香視為雅事。如孟子曾言:香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長壽。孟子不僅喜香,而且闡述了香的道理,認為人們對香的喜愛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再如朱熹,對香也甚為嘉許,還寫有《香界》一詩。
  
古代學界對香的這種高度的肯定態度既確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保證了它作為雅文化精英文化的品質,同時也把香納入了日常生活的範疇,而沒有使它局限在祭祀、宗教之中,這對香文化的普及與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許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如王維、李商隱、傅咸、傅元、黃庭堅、朱熹、蘇軾等。僅文人們配製的梅花香配方,流傳至今的就有四十三種,龍涎香則有三十餘種。
  
曹雪芹的一部《紅樓夢》蘊含了傳統文化方方面面的資訊,其中便有香藥的描述。因為香藥可香體避邪,故佩香袋、香珠、香串,香扇墜等,沉香還可以做拐杖,熏衣除汗多在天日暖熱之時,故《紅樓夢》第十九回寶玉只聞得一股幽香,卻是從黛玉袖中發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寶玉一把便將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籠著何物,黛玉笑道:冬天十月,誰帶什麼香呢想必是從櫃子裏頭的香氣,衣服上薰染的也未可知